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时间:2024-02-22 00:29:44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通用15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通用15篇

在现实社会中,发言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怎么写发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欢迎大家分享。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分享的话题是《信心和希望》。黄校长说过:“当班主任,需要真爱和智慧,这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实事求是的说,对学生的爱心我是有一些的,但智慧大大欠缺,只有一只翅膀的鸟很明显也不稳,飞不高,更飞不远,现阶段能够维持飞行已属不易,所以说自己距离智慧型班主任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这跟从业经验、能力、个人性格等都有关系。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大班长”,更多的是靠亲力亲为,严防死堵,于是陷入到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筋疲力尽,效果还不佳的“悲惨”境地。一些道理和理论自己也知道,比如营造良好班风、抓制度落实、培养和利用班干部、发挥学生主动性等,但都是说着容易,等到自己做的时候就不是那么顺手。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人只要初心还有,信心还在,肯努力学习和请教,态度端正,那么就有希望。

一、树立信心,需要班主任抓好整体和重点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既要抓班级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现在八12班之所以整体风气不佳,主要在于我抓问题抓偏了,光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主要的、经常违纪的学生没有制服,没有让他们服服帖帖,以至于班级不良风气形成气候,现在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再进行“围剿”就有些困难。擒贼先擒王,开学之初的重点工作就是整顿带头违纪学生。另一方面,以往我在管理班级中,处理问题理想化和简单化,过于民主,导致有的时候学生没大没小,以后班级管理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既需要有全体学生的参与,也要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重中之重,是尽力培养班干部,要不累死班主任也管不好。

二、树立信心,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现。

一次开会,王继亮副校长说:“对于那些调皮学生,不能依赖家长管理,他要能管住孩子,学生就不会成这样。你每次都叫家长过来批评,家长每次都是挨批评,慢慢他就不过来了。调皮学生有进步了,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偶尔把家长叫过来,大肆表扬”。一次月考后,我就用了王校长的方法,当时效果很不错,学生们笑的很开心,其中肖磊同学更是感动的快哭,之后更加努力学习,期末考试前所未有的考了班级第7,年级进步94名,但另外两名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仍然是涛声依旧。关于叫家长来校,王建峰老师说过一个理论是:“黑屋理论”,就是叫家长来学校,就像让学生进一个黑屋一样,听着很可怕,但等到学生进了黑屋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慢慢的就会觉得很平常,所以我不太赞成经常叫家长,这也是我八年级下学期的目标。同时我利用运动会、元旦联谊会、家长会,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和发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活动也没有很好的转化成学生前进动力、良好的班风,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后续工作没有做好。元元老师说过一句话:“在学生能力范围的事,或者‘跳一跳,能够着’的(最近发展区),都交给他们去做”。现在,我也想请求一下,八年级能不能组织一个篮球或者足球联赛,让这些后进生也有个展线自我的机会。

三、树立信心,需要老师的耐心陪伴和严格要求。

八年级,两极分化确实比较严重,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学科,很多学生考几十分,都跟不上。我想每个学生学习即使再差,也不希望自己被放弃,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我和刘雨洲老师、蔡振华老师利用空闲时间,创办了两期黄埔提升班,班级有3/1多的同学报名,还是比较积极踊跃的,说明一部分学生真心想学。经过两个月的试行,最后这部分学生总成绩提升其实并不大(第一道填空数学题根号9/4,这么基础的题补习的同学还有不少做错),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太差,不仅基础薄弱,还懒,总依赖老师的补习,没有有效抓住课堂。有些学生倒是挺勤奋,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跟不上,有个小女孩都急哭了,说这么努力学,还是学不会,很辜负老师。你还得鼓励安慰他,成绩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们现在起码对数学不再畏惧,而是有了兴趣。从成绩上看,这两期黄埔班试验,并不是很成功,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彼此,以前调皮捣蛋的,相比以前不那么找事了。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学不会、不想学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我们几个专业老师两个月坚持不懈的陪伴和辅导,有的同学他都学不会,你指望他下面师徒结对或者主动学习,何其难也。我在想,八年级下学期实施一个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多看书,但怎么样不影响到老师正常教学,暂时还没想好。

四、树立信心,需要各科老师的协作配合。

一个班级的老师,得勤沟通,站到同一条战线上。举一个例子,我们班张美丽老师极其认真、负责和严格,背诵的古诗词全班同学必须全部通过,没有过的同学,下了晚自习得留下来通关,不能错一个字,错一个字,先订正5遍,再重新默写。开始我也觉得,这是不是太苛刻了,心里面在教育理念上和张老师出现了偏差,这样我的言行可能不自觉的会在同学面前有所流露,不利于张老师的教育和管理。学生刚开始更不理解,没有碰到过这样的老师,觉得太严格了,还是有一些不满情绪的,但等慢慢班上语文成绩提上去,甚至还拿到第一,张老师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后,学生变得心服口服,现在班级同学都很喜欢张老师,但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即使张老师这么负责,个别家长仍旧是不理解和不配合。

最后,我想说,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希望领导、同事能够对我这不太成功的班主任,多些耐心、包容和指导,谢谢大家。

  20xx年2月17日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2

各位领导、教师们:

大家好!今日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齐交流感到很荣幸。其实在座的各位班主任和教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谈不上班级管理经验,在那里说一说我对班级管理的一点看法。

开学初听到要做二(2)班班主任时,当时我是很忧心的,因为本身经验不足,并且这个班我教了一个学期,明白他们都很调皮,行为习惯很不好,我好怕我这样的性格压不住他们,当时就想着,哎,做就做吧,我就不信治不了他们。当时就是怀着这种不服输的想法接手了二(2)班。当了班主任,我才明白,并不是只凭着一股劲头就能够了的,还要讲究方法。因为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我们要关心,班级的纪律我们要费心,班级的卫生我们也要操心,寄宿学生的情景我们也要时时掌握,如果没有方法,就会向此刻这样每一天下来经常是筋疲力尽,心里唠叨不断,学生也难管。于是我就问其他班主任和认真读了学校发给新班主任的的经验册,我深深体会到,要管好班,就应从抓好每一件事,管理好每一天开始。

第一、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早养成 ……此处隐藏36203个字……图书角的管理

建立班级图书角,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运用好班级图书角,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班级读书氛围,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但如果管理不善,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筹集的书籍在不断丢失,最后导致学生不愿意把好书带到图书角和大家分享。要使图书角长盛不衰、富有生命力,就必须成立一个管理小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我把图书室的管理引入班级图书角,先把学生筹集的书集分门别类地在书柜中摆好,然后在图书装订的一侧用姓名贴贴好,按照书柜的层数进行编号,如第一层就用a来编号,a1、a2、a3、a4……第二层就用b来编号,如b1、b2、b3……,以此类推。这些工作非常简单,中高年级完全可以由学生完成。接下来的借书登记也特别简单,只要借书人在借阅本上记下自己的学号和图书编号就可。还书也很简单,只要在当天把借的书放回原来的位置就好了。图书管理员只负责在课外活动时检查一下还书情况,如有没还的,对照一下借书表,然后催促没还书的同学抓紧还书就可以了。当然图书管理员也是要奖励的,只要他管理得好,就有机会加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效果非常好,学期末图书角没少过一本书。

虽然图书角的图书借阅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些小事做好,不但增强了班级读书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物品摆放的条理性,何乐而不为呢?

3.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班干部这个火车头的作用呢?我觉得教给班干部工作的方法很重要。如:早晨到校时,不少学生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的在座位上呆坐,有的讲话,甚至有的还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见此情景,我问班长怎么回事?班长说:“他们都不听我的。”我说:“作为班长,管理班级需要方法,不是你说了大家就都会听,都能做到。你要想办法让他听你的。”我告诉他:“你在黑板的左侧写出早晨到校表现好的同学的名字,右侧写上表现差的同学的名字。但是对于特别好动的同学我们要先提醒他,给他改正的机会,如果他改了,我们就不把他的名字写上去。你试试看?”后来的早读纪律越来越好,黑板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越来越多,当然,只要名字被写在黑板上的,就会加星,以此激励他们遵守早读纪律,养成读书习惯。

我们班在班干部的带领下,不管是早读、午读,还是做操,纪律都非常好。

4.家校联手充分发挥家庭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作用。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除了开家长会,通过校讯通、打电话、放学送队时的简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把孩子在校的一些表现给家长反映,同时也了解到学生在家的一些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告知他们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教给家长做法。我们班还建立了一个qq群,这也方便了家长们在群里交流经验,讨论问题。近两年的观察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二、运用适当的方法,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 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是那么苦口婆心跟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告诫学生要对自己所作的事情负起责任,要遵纪守法,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然而还是有学生不求上进,不能遵守校纪班规,不去按照我们所要求的做,成绩还是上不去,即使我们动用“杀手锏”——纪律处分,效果似乎还是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苦口婆心的说教,导致一些学生的不理解,从而与老师对着干,原本应该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弄得像仇人似的。真是吃力不讨好!这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换一种方式教育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呢?通过实践,我发现故事生动、活泼、极具吸引力,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有极大的效果和良好的作用,是一个具有推广性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多多运用。

上学期我们班一些学生出现了懒惰的情绪,懒得学习、懒得劳动、懒得锻炼……甚至有的学生说:“你加黑星就加呗,我才不在乎。”针对这样的现象我给他们讲了《另一种地狱》这个小故事,告诉他们安逸的生活原来也是一种地狱,它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下,没有油锅可赴,可它能渐渐的毁灭你的理想,腐蚀你的心灵,甚至可以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的心灵受到了触动,积极性也提高了。有时候,条条大道理,不如区区小故事。通过这些事例,我发现,与严厉的批评和冗长的说教相比,讲故事的方式是最易于接受、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

三、充分发挥习惯之星评选的激励性作用,促使学生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先导,而行是知的目标,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行合一的结果。很多学生是嘴上大道理,行动少落实,说着要孝顺父母,可是在家很少做家务,常常对父母诸多要求。胸中有道理,实践不相依,知道要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但能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心中有规则行动无约束,对校规班规明了于心,但是却不照着去做。德育本身也存在着知易行难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从生活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坚定的道德意识。

1.改善评价机制

不可否认我们的评价机制引领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学生往往从老师家长的评价中,产生相应的认识。所以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前在评比的时候学生们都会选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民主。而习惯之星评选给我们的评比给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指导,我会让学生说说选这个人的理由,要确实的行为、做法。周权参加体育运动最积极,每次跳绳比赛都报名参加,他被评选为健康之星;张一涵特别爱帮助人,很多同学都说了她怎么帮过自己,她被评选为文明之星;杨轩鸣上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独到,被评为创造之星等。从学生到老师都是根据同学们的具体行为进行评比,巩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让其他同学看到了,不是只有学习好才能被大家认可。

2.合理进行奖惩

学生明白道理但却不能管住自己,这就要靠监督、鼓励和适当的惩罚了。首先,我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奖惩制度,如: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加相对应的星星,可以优先选择班级的图书、杂志看等等。而犯错误的同学要为大家服务,如倒垃圾一周;擦桌子一周等等。其次,还要有专人进行监督,定期轮换,为同学们发表扬信或小罚单。

通过这些活动慢慢让学生从不情愿、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到习以为常、自然而然,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保证。因此,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继续重视养成教育,向优秀的班主任看齐。

刚才的发言,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