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2 00:19:29
【必备】语文教案(通用10篇)

【必备】语文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备】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预习提示:

搜集和“日”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丰富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2、实践活动组织完成“初显身手”。

3、完成习作指导,学习《太阳城》,了解太阳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在生活、工作、城市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太阳能创建幸福家园的美好前景。

教学重点:

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从感性上理解抽象的事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书中的例子。

2、观察这两句话的特点。

3、请你积累一些这样的句子。

4、读一读。

二、初显身手

1、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你对阳光的理解吗?

2、选择实验地点,准备实验工具。

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

2、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3、谈自己的收获。

4、撰写阳光报告,(与习作相结合)

第二课时

一、学习《太阳城》,感受太阳的威力。

1、了解各个自然段的段意并分段。

2、读课文针对问题进行研讨学习。

3、如果你是太阳城的小公民,你会如何学习、生活?你还会向我们介绍太阳城的哪些有趣的东西。

二、出示习作要求

任选一题,写一写:

用“你”称呼太阳,写一段文字或一首小诗。

撰写一份搜集阳光的报告。

想象作文: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三、分析作文题

1.第一题可紧扣《太阳的话》。《太阳》两篇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写。写诗,要注意诗的格式。

2.第二题可围绕从和实践活动的内容去写。

3.第三题要在学习《太阳城》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写作。可以写小公民如何在太阳城学习和生活,也可以写你在太阳城的新发现。

四、金钥匙

板书设计:

太阳城

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金钥匙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2、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3、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3、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积极参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 ……此处隐藏6637个字……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简介等等都体现了语文知识。

广告:某石灰广告——白手起家

某化装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对联: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东坡诗(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广告、食品简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对自己的期望。

飘柔、立白、美乐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广告语。

横幅:学校挂的、街道写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广告语或者是横幅或者简介语等也有出错的时候,字词用得不当,词语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顺,这都关乎语文的知识问题。例如我曾见到有人将“公厕”写成“公则”;有一则重庆出的胡豆简介有一段写到:

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

让学生修改这则简介。

三、交流介绍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语文现象。

你们收集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你们能举其他的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语文现象吗?你可以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感悟和体验。或者,你能说说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说一说。

四、布置作文。

范文讲解,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看到别人这么写,自己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写继续收集资料,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从而抓紧时间学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并会背诵。

3.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表达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闹钟、挂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闹钟,让学生观察秒针转一圈的轨迹。

二、自主阅读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三首古诗,整体感知。

2、小组互动: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集体正音。

三、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读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致意思和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点播知道不理解的问题。

3、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对古诗更有兴趣,加深记忆。

4、朗诵。

5、集体交流读书心得。

6、背诵三首古诗。

四、检查识字

学生开火车识字。

五、总结

读了三首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打算怎样做?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劝学

惜时

  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导说话。

a、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们快乐吗?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所有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

b、师生共同制订快乐展示会的规则:

①把事情过程说清楚。

②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乐表现出来,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2.快乐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亲手所画的图画,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b、分组介绍:

①按不同的兴趣,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

②按照展示规则评选出代表参加课堂展示。

c、课堂展示:

①各小组代表参与课堂展示,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有感情地讲解。

②评选最佳展示员。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的]

1、写之前先向学生介绍自己所画图画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桌交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展示和欣赏。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一幅与秋天有关的图画(图片或自己画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画面,介绍画面内容。

1、出示一幅秋天的图画,让生观察,引导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画面的内容。

2、学生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

3、请学生代表说说画面。

二、写画面提醒学生把内容写清楚,句子写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三、习作交流让同桌的学生把写好的习作一人读,一人听,互相提意见,根据所提的意见各自修改。

四、展示、评价

1、把学生的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评价。

2、学生各自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图画和习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表示颜色单音节词组成的新词。

2、朗读省略与秋天有关的对对子。

3、训练词语的搭配,进行词语积累。

4、朗读、背诵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读词语师问:从中可以发现什么?

2、学生交流发现,师小结发现的内容。

3、词语扩展

①从课本中几种颜色扩展。

②从其他颜色扩展和积累。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①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

②说说读后感受到的画面。

2、我会填

让学生自己填后再读一读。

三、趣味语文

1、指导学生朗读。

2、学生自由读。

3、背诵。

4、学生绕口令比赛。

[教学设计]

在口语交际中,我为学生创设他们愿意说话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急于快乐地表达心中所想。这又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源泉,激发他们写的欲望。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中,我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

《【必备】语文教案(通用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