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9个,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故事,分角色表演故事。
3.掌握对话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
4.体会鹿的聪明机灵和鳄鱼的愚蠢贪婪。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言行体会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
教学难点
朗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复述方法,提高复述能力。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板书:鹿鳄鱼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随机学习“鹿”和“鳄”。)
书写指导:“鹿”字“广”字旁儿的横画稍长,竖撇要舒展大方,里面的部分写紧凑。
2.再板书:鹿和鳄鱼
用一个“和”字把鹿和鳄鱼连在一起,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吗?
3.把课题补充完整: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你从“一只”和“一千条”这两个量词上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双方力量的悬殊。)
相应板书:(弱而少)(强而多)
二、初读课文,随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记带生字的词语,在不理解的词旁做记号。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毒:上面三横长短不一,下面是“母”字。写时上小下大,“母”的中间一横要稍长有力。
难理解的词:
泛滥: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泛”读fàn,不要读成fá。
曾孙:孙子的下一代,“曾”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曾”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zēng,不要念成céng。
伺(sì)机:文中指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3.鹿和老鳄鱼有几次相遇?(以此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三、探究课文。
1.你认为可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文中的鹿和鳄鱼?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说句子,谈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句:
(1)“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弱小的鹿没有被强大凶残的鳄鱼吓倒,而是积极地想办法自救,并且精心设计好计谋的每一步,以智取胜。)
(2)“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鹿抓住了鳄鱼死爱面子的弱点。)
(3)“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鹿表面上是数数,实际上是借机逃脱。)
(4)“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根木头居然这么像鳄鱼。如果真是根木头,它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鹿说话很有技巧,富于智慧。)
(5)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鳄鱼的贪婪凶残。)
(6)“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鳄鱼的愚蠢,死要面子,爱逞能。)
3.掌握文中几种不同的对话表述形式。
(1)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主要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对话)
(2)读一读下面三句话,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①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②“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瞧不起的样子。
③“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我们都饿坏了!”
(3)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同一种说话形式呢?
(4)出示练习:给下面三句话标上正确的符号。
①这不可能是真的她拼命地摇头
②爸爸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③船长拿枪瞄准儿子快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1.同桌分角色朗读,互相点评,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把握人物的情感。
2.推荐代表读。(读时先说说你给同桌提了什么好的建议。)
3.评读。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
要求:可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语言,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六、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1)先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2)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如泛滥,小岛,中毒,一千条鳄鱼,数数,伺机报复,绿色木头……
(3)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七、作业。
如果鹿与老鳄鱼再次相遇,它们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鹿又会怎样以智取胜?发挥你的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1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
(弱而少) (强而多)
聪明 愚蠢
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
关于鹿与鳄鱼
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上有角,嫩角有茸毛,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鳄鱼:爬行动物的一类,四肢短,尾巴长,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善于游泳,性凶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 ……此处隐藏5327个字……>
11、对!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鸡,并把数鸡当作一份乐趣,所以这一段的朗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来呢带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自由朗读、齐读。)
(三)学习的三段。引:那么这份心情在第三段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外婆的话说明了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1)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3)"我为什么而心理乐滋滋的?"用因果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段意。
四)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这一体示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
2、阅读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3、有关的词、句、段刚才已分析,请一位同学运用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本文主要讲什么?
4、还要领会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中心思想呢?《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5、学习提示的表述和我们课堂上说的意思一致的。现在请同学们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熟悉、理解内容,即分析字、词、句,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地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感情。)
6、老师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午饭丰盛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 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 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 赠礼部侍郎, 谥号忠。 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 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 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 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8教学内容:包括有趣的汉字、把字写好看、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我的小笔头五项内容。
1、继续教给学生巧妙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造字孕育着义和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让学生学会,我校小小研究生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归纳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小小研究生的成品本。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前三个栏目
第二课时:读读背背、我的小笔头。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创境、激趣、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好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叫什么名字?
学生齐说:“刀”(卡通人物形象出现)见到你们真高兴!
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变锋利的吗?
二、会意组字、妙趣横生
1、“卡通刀”学着魔术师的样子,放在左边撇上一滴水,你们快快想一想,我要干什么?
生:猜想。(磨刀出现了刃,就锋利了)“变”出现另一个卡通字“刃”这下我经过加水磨就成了刃字了,有趣吧?(学生读准后,组词,并同组研究记忆的方法)
谁用上我说一个成语呢?
“迎刃而解”出示图片“劈木头”,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及引深意
2、“卡通刀”神气地说“我的魔术精彩吗?你们学会了吗?你们也变一变,让我开开眼。
3、小组为单位(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依次总结出“人”“木”
人---从----众
木---林----森
4、出示卡通“木 ”我再给大家表演一个绝活,图片出示树干,我在木杆下加上树根就是“本”我在木杆上加上树枝就是“末” 有个成语“本末倒置”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图片应怎样放
查是什么意思呢?
三、看谁写的最漂亮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字,下面我们进行写字比赛,看谁写的最漂亮。
2、师板书:“急”、“想”、“您”、“怎”
学生先观察,然后交流讨论这四个字的特点、间架结构、占格位置、最后仿写,交流评价。
四、我的采蜜集
1、、出示“蜘蛛”的资料
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方法,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制作:
名称:--------
特征:--------
习性:---------
喜欢吃:---------
图片:
3、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熟知的资料,合作探究,制作好资料卡,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比赛。
4、鼓励学生,课下积累小动物的有关资料才,制作小小研究生,并写一写。
5、将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背下来,写一写。
第二课时
五、读读背背
1、师:出示课件,“三字经”
2、学生自由读,整体感知。
3、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不懂得问题。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播拓展,使学生深刻理解其意境及情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充分理解内容)。
4、尝试背一背,小组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六、我的小笔头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自己先说一说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2、读一读小作者是怎样写的?
2、学生自由读。
3、你们想不想比她写得更好?
4、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说一说,然后再写一写。
5、每人写一首“太阳”
6、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加入学生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