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 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能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树的年轮。树冠的的有关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制作电脑课件:<>;课外阅读有关年轮的科普知识。
课时安排:
一、观察课件,导入新课。
1、 展示树的形貌。年轮的课件,让学生观察树冠南北两面的疏密形态,年轮的圆圈及其宽窄形状。,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树的资料,从科学知识的角度介绍观察的画面。
2、 今天学习<>,课文里小槐树贺老槐树的谈话真有意思,他们说什么呢?
3、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 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 找三名学生接读全文。(边读边解决读中遇到的词句问题)
2、 默读,思考:从小槐树和老槐树的谈话里,你了解树的哪几点知识,并在课文里划出记号。
3、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根据学习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体交流)交流后,把几点简略的写在笔记本上。
三、分角色朗读。评读。
1、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体验角色,揣摩朗读语气。)
2、 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评读。
四、读文画画。
读读课文中年轮部分的谈话。再弄懂年轮后,画出年轮图,并标出树龄和方向。教师找几幅图展示。
五、布置作业。
画好年轮图,回家给父母介绍年轮知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让学生按笔顺写字,熟悉部首的名称,并能正确判断汉字的部首。
2、正确填写词语,并积累、巩固。
3、练好钢笔字,写好独体字。
4、熟记8个成语,读背《三字经》的节选内容。
5、训练学生劝阻不文明行为用语技巧。
6、学写毛笔字,掌握“横”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1教案
写字、说话
教学准备:
投影片、卡片
拟定课时: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按笔顺写字:
1、指名四位同学分别书空“断、推、爽、勤”。
2、自由练习书空笔顺。
3、练习描红,/article/教师巡视。
二、认识下面的部首,再找出和部首相对应的字,用线连起来。
1、自由认读个部首名称,指名说:
丿(撇)、亠(点横)、彐(横山)、羊(羊字头)
2、让学生明白这些部首是的依据。
3、自由连线。
4、检查连线的情况。(指名说)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练习填空。
3、指名读、齐读。
4、发展练习:用“骄阳似火”、“密密麻麻”说话。
四、写钢笔字:
1、出示卡片,认读“七”、“大”、“女”、“永”。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再田字格里的位置。
小学语文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利用音乐声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认识生字。
生字口头组词,扩句。
三,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不熟的字借助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理解课文
3,带语气读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沉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联系生活谈感受
四,写字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单人旁,引出并学习双人旁。
2,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行""叫""半"
五,扩展延伸
让学生唱家乡,说家乡,画家乡,写家乡……选择其一。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熟的字,同组交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办法。
小组汇报,把组内最好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全班交流。
A,想象感悟B,联系画面感悟
学生朗读
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备择方案
教师注意全员参加。
如果学生想象不到,师出示课件。
札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4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
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交流。(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美丽、整 ……此处隐藏5943个字……p>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的读音。
(2)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2.快速读课文,画出点明小狮子爱尔莎年龄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具体地说是按照爱尔莎出生、成长、回到大自然的顺序来记叙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段落最使你感动?把这些部分再好好地读一读。
四、引发想象,谈体会。
1.读了最使自己感动的段落,说说对小狮子爱尔莎和那位女科学家的印象。
2.概括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感情深厚。
五、小结。
1.复习生字词。
2.学习了解文章叙述顺序的又一种方法——找关键词语,理出顺序。
3.一边读一边想,认真体会,发现问题。
六、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组织学习小组。
1.根据小狮子爱尔莎出生、成长、和被放回大自然的经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指名读。
3.按照学生找到的语句进行分组,分成“出生、成长”、“放回大自然”两组。
二、开展朗读比赛。
1.讨论出比赛规则:分别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进行合理的分工。
2.学生准备,教师引导、点拨。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互相帮助,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
3.进行比赛,引导感悟、体会。
(1)“出生”部分要引导学生体会爱尔莎的可爱和作者对它如母亲般的关怀。
(2)“成长”要透过三个事例中的重点词语,了解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
(3)“放回大自然”部分,抓住女科学家内心的感受,她和爱尔莎难舍难分的情感,体会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小结,深入体会。
1.了解了狮子的生活习性,体会出作者与小狮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大家还有什么感想和不明白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
2.如果让你给课文改个题目,你会怎么改?
四、画出描写“我”无限关爱小狮子爱尔莎的语句,把它们工整地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学习了《小狮子爱尔莎》后,你认为爱尔莎是放回大自然好呢,还是留在女科学家身边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第一场雪景的美。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能说出自己对雪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交流学习成语:(时间为五分钟)
1、首先是我们交流学习成语的时间,这几天,我们交流的成语是与雪有关的,谁第一个来?
2、学生交流学习成语。(请两名同学)
3、其余同学的搜集的成语在小小组内交流。
二、读题,初悟课文中心。
1、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了与雪有关的成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雪景的文章,题目是《第一场雪》(点击课件)。
2、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
3、你感觉读得好吗?你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要把课题这样读呢?
4、真好,你把雪的美以及人们对这第一场雪的期盼都读出来了,好,现在我们就按刚才同学说的这种感情,再一次把这个课题读好。(齐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己一个人去读一读这篇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边读边想:《第一场雪》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汇报交流。
四、再读课文,读好课文。
1、过渡句:作者笔下的第一场雪感觉是这么突然,昨天还是阳春三月,今天就下起来了;这第一场雪感觉又是这么的及时,想到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我们心中也是无比喜悦。从你们的发言中,教师也深深感受到给同学们留下感受最深的是这第一场雪的美景,主要集中在课文的第三、四、五小节。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们对这三小节的朗读,把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可以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个人读,或者小小组配合读。
2、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方式开始读书。
3、谁来读,你读得最棒的是哪一段。
第三节:
(1)学生个人朗读。(分两人)
(2)小组配合朗读。(一组)
(3)师:每当我看到雪花飞舞,雪花洗礼着这个世界的时候,《雪绒花》的旋律会在我的脑子里回荡。这曲子那抒情的旋律,准确地表现出下雪时的美好。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洁而亮,仿佛对着我微笑这首曲子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刚学过!下面,就让我们在大雪飘飘时,去体验一下,雪绒花飘落在我们的手中、发梢时的感觉吧!(师播放录像)
(4)齐读。
第四节:
(1)学生个人朗读。
(2)小组配合朗读。(分两组)
(3)师:多美啊!我们看看这雪后的美景去!看的时候可以交头接耳、指手画脚,动起来!(播放录像)
(4)师:假如这段雪景再和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结合起来就更好了,请同学们来当当配音员,注意配音员要与画面协调,先试试再来!
(5)同学们尝试着配上录像朗读。(分两组)
(6)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全体起立,可以再加上些动作。
第五节:
(1)学生朗读。(两人或两组)
(2)你们喜欢堆雪人、掷雪球吗?我们赶快全部加入到这队伍来,齐读。
五、总结
《第一场雪》这篇文章就像一幅幅画卷向我们展开,有夜雪图、有瑞雪图、戏雪图、丰收图。让我们把课文的第3。4。5小节齐读一遍,把你们的所有感受都通过读表现出来!
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1、大家刚才已经跟随作者峻青去领略了他所看到的那一场雪,感受到了许多。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许多种情绪的东西,在每个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同学们,你们眼中的雪是怎样的呢?可以再到课文中与作者再次细细交流;也可以想想自己阅读过的有关雪的诗歌,散文;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看雪的情景(请同学们在小小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布置作业 :
许多同学与作者的感受是相通的,那么课后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课文段落去背一背,如果你的感受不同于作者,课后可以把你眼中的雪它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