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时间:2024-02-22 00:30:36
实用的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实用的高考作文集合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 篇1

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对曲折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以文章的形式把它恰当地反映出来,不可能是一挥而就的,必须经过反复研究,不断地修改,才能臻于完美。修改是对人们思维不周密的一种必要的弥补。古今中外无数成功的事例无不证明了修改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古人讲“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高考作文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如鲁迅所言,文章写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句”。更不可能像曹雪芹那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高考是限时作文,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冷处理”,没有推倒重来的可能性,甚至连最后重新誊抄的时间都没有。那么高考作文是否就不存在修改的问题了呢?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怎样过好高考作文修改关呢?针对高考作文的具体特点,我认为在以下三个阶段上下功夫。

一、 成文前的修改。

修改往往被认为是初稿完成后才开始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修改工作是贯穿在写作过程始终的。动笔前构思时对提炼主题、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等推敲的过程,都带有修改的性质。成文前注重构思的修改,可避免文章写到一半甚至写成后动大手术,这是考试作文的大忌。变“治疗”为“预防”,这不失为事半功倍的一种好方法。

就构思而言,此时的修改是对思维的修正。不论作文题目类型如何,接触到话题第一步工作便是审题、构思,许多考生对这步工作往往是不重视的。事先没有成竹在胸,匆匆落笔,行文时只能是“脚踩西瓜皮”,无形中加大了成文后修改的难度,而且时间上不允许。构思的工作就像是在脑海中绘就一幅“草图”,既然是“草图”必定是粗糙、不完善的,因而就有修改的必要,对它的修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揣摩出题者的意图,根据命题者规定的话题来确定自己的文章的主题。把自己认为最有必要写的内容限定在某一点上,其它的意思都不必谈。那么这个被限定的意思就形成了主题。然后用一句话把主题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使自己形成一个十分明确的观点,反复修改这一主旨句或中心论点句,直至认为最能体现题目要求,使之成为统摄全文的“魂”。这样动笔时就不致出现主题模糊和离题或扣题不紧的毛病。

2.主题确定后,许多材料会在脑海中浮现,对材料进行取舍,首先要求作者有“对象感”,要确定文章的假定读者对象,从特定的读者对象出发来考虑材料的取舍、斟酌用语的得体,例如同样是写一封信,写给母亲的信和写给朋友的就应该有很大的差别的;其次要选择令读者信服的、对主题最有支持力的材料,否则,哪怕手头的材料再新,再感人,也只能忍痛割爱。

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考的作文的真正读者(可能是唯一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揣摩阅卷老师的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不可能投其所好,但至少不能把对老师大不敬的“另类”语言视作“创新”,也要尽可能避免对一些敏感话题作出偏激的议论。

4.编写提纲。这是用文字固定思维的过程,它会使我们考虑问题更加周密,思维更有条理,便于总体把握主题,不致偏离方向。“磨刀不误砍柴工”,许多同学却不习惯这样做,边写边想,难免造成文笔散漫、结构混乱。对提纲的修改要求使材料的排列既能合乎客观事物的条理、人们思维的条理,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要能突出地表现主题。如果不下一番功夫修改调整,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二、成文中发现问题的修改。

有了精密周到的构思,又列出了详尽的提纲,按理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了,但高考这样特殊的作文环境,什么样的问题都可能出现。文章写了一半,却发现偏离了主题,怎么办?推倒重来是不可能了,这时修改就体现在将错就错,大错化小,小错化了,要善于对已成的文字加以利用、挖掘,化“腐朽”为“神奇”,这是高考作文修改的技巧,也是文章修改的艺术,具体可采用:

1.纠偏归正法:如果考生在写作过半时,发现思路不清,没有始终以主题思想来统一材料,甚至偏离了主题,那么这时首先要做的是停下笔,理清思路。在保留现有文字的前提下,从已使用的材料中发掘与主题的联系,在原文中加入几句点题之笔,当然要力求衔接自然,切忌生硬粘贴。并尽量在后半篇中增补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用篇尾的强调主题思想的语句来扣题,人为地把“迷途的马车”拉回“正途”。

2.以偏为正法:相比前面的方法,以偏为正法更主动,没有斧凿的痕迹。所谓以偏为正,即将错就错。既然主题转了,那么顺其自然,从已成的文章中重新立意,变换主题,快速调整思路,另辟蹊径。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往往有不同的角度,换一个角度或许会令人耳目一新,使文章顿然生色,在近年高考以话题作文为主要考查方式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尤为适用。

三、成文后的修改。

文章写成后,很多同学以为大功告成,为了保持文面的整洁,不敢轻易动笔修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面是形式,形式必须在内容正确的前提下才显得重要。所以,修改文章,使之主题鲜明、材料充分、文句顺畅,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只是在这种情况下,修改应是多就少改,尽量使已有的文字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可以采用:

1.从已成文章的材料中发掘、概括主题,并用议论性的语言、抒情的文字来升华主题,点明题意,甚至可以 发掘新意,使普通文章升格。

2.书写正确,文从句顺,是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力争消灭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是文章写成之后修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边默读边改,用语感来弥补阅读自己文章时所容易形成的心理定势,及时发现毛病,修改毛病。

3.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文章格式的规范是高考作文评分的一个方面,有些同学作文不注意使用标点,通篇都是小圆点,句逗不分。通过最后的修改,规范标点,调整格式,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

4.成文之后的修改,带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破坏了文面的整洁,这样,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就显得尤为重要。修改符号写得合乎习惯、清楚、美观,既便于阅卷老师理解你的修改意图,同时也避免了随意删改带来的文面凌乱、不整洁的毛病。

总之,高考作文的修改要本着变“治疗”为“预防”,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则,下笔前重构思修正,行文时及时补救,成文后多就少改,以期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

高考作文 篇2

人们曾说过,一个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遗憾的,的确如此,高考可以说是人生起点里的第一次转折点。

高考这场风暴,在慢慢的酝酿,越是临近越发觉得可怖,却又莫名的感到兴奋,那种兴奋是一种少年满腔的热血澎湃,面对风暴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

学习的压力越 ……此处隐藏4714个字……考《高考状元与世界杯》。真个一人得道,那啥升天。

当然,状元还是心理学、教育学(他们的经验被后来者奉为至宝)…并归根结底地成为一种社会学。中了状元,如同在云端,貌似有力却绵软。一日成状元,一辈子状元?暑假一过,进入新的大学,马上开始新的比拼,以前比成绩,现在却要比综合素质--组织能力、演讲口才等等,还要面临男友交友上选与被选。到了毕业,则要面临找工作,工作了,又要面临是否适应并胜任工作,及建立家庭是否顺利,等等。作为高考中的金字塔尖,能一直是尖子吗?能一直成功吗?去年,曾有一项带着酸葡萄味的调研结果显示:高考状元工作后,仍是同龄人中的金字塔尖的,不太多了。当然,他们大部分仍是社会的上端。于是,"状元成功学"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状元啊状元。社会赋予他们身上太过沉重的寄托。特别特别期望,媒体们,少些挤压状元。社会,多给状元一些空间。而,站在状元经济学、状元政治学、状元成功学甚嚣尘上的今日,是否需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和导向。教育中,一味以分数竞争趋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引用一个高考状元的话说:这是"猫逮耗子,我们只是追求比别人逮得多逮得快,却忘记了为什么要逮耗子。"同世界杯一样,得状元是"实力"和"概率"的共同作用。我们为什么要"逮耗子"呢?

高考作文 篇8

走近香山之命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的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的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

同踩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便鞋子上沾满土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火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类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幻想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鸟儿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室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是否地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里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中就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他们却给他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她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电视与电脑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太小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和树叶与雨水的之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又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高考作文 篇9

(一)

小刘得知自己居然成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的最后三名候选人之一,感觉像在做一个梦,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初几个年轻人怂恿他去参加这个活动的情景:

小陈拍了小刘肩膀,怂恿说:“你怕什么东东?听哥一句,你看啊!已经报名的那个大李,他是很牛逼,居然率团队跻身到国际学术最前沿,是很牛掰。不过小刘你千万别灰心,你看啊,他是用科学来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听起来挺那个……挺高深莫测。我想就是想办法延长生命什么的!你有你的优势啊。你是用你独特的眼光,用相片,不是,准确来说是用美,来丰富我们的生命嘛!”

小刘自己挠了挠头,自己倒没往这方面想。平时挺支持小刘的小王也凑过来:“小刘,兄弟,哥知道你喜欢摄影,一出去就是咔擦。别看已经报名的有个老王,我小王可是支持我们的小刘。那老王似乎也特牛哄,还什么爱岗敬业,一个搞电焊的搞成了‘大国工匠’”,不过咱不长他人志气,灭我们小刘的威风。如果中国不搞工业化城镇化,我看他也没那机会!小刘你正好跟他对着干,工业化破坏了环境,我们来留住乡愁。”

小王只这一说,寝室居然很多人符合:“对对!我们就要留住乡愁。以前以为大学多好,现在觉得还不如咱乡下安逸,水多清,天空多蓝……”

小刘想着,觉得自己参加这个活动有了意义,就是在工业化的今天,尽自己的力量留住乡愁。

(二)

评选结果揭晓那一天,一帮年轻人都很高兴。

那天天气晴好,但在晴天高高兴兴外出的人,最后却可能被雨淋成落汤鸡,因为什么?因为天有不测风云。

几个年轻人今天抢了小刘的照相机,说今天我们不留住乡愁,要留住小刘最美丽的笑脸,一个个准备给小刘来个特写。

小刘只好由他们闹去。

大家就等着网上公布最后的人选。

终于,结果出来了,大大的标题是:当代风采人物并列获此殊荣!寝室一片欢呼声,并列,那肯定有小刘。

随着鼠标往下,大家看到了跻身国际学术的大李的名字,也看到了成为大国工匠的老王的名字……

虽说并列,没有小刘的名字。

大家不甘心,还是往下看,就看到了大李和老王的入选理由,因为他们的事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李是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而老王是敬业。

大家都很扫兴,纷纷走开,有人还抱怨一句:“那大李,怎么就爱国了,进入国际学术就是爱国?怕是不爱国都不行了吧?”

小王又来拍小刘肩膀,来一句:“我们小刘,是爱乡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刘觉得自己真的爱乡愁,而乡愁离人们似乎越来越远。

(三)

接下来,小刘把自己的博客名称,昵称全部改了名,用的都是一个名字,叫“留住乡愁”。还是一有空就四处去游山玩水,只是没有人知道,每次去一个地方拍下来的图片,自己都经过精心处理,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再创作,剪辑出更加独特的视角,调配好最合适的色调,还有配上一些简短而富有诗意的句子。

终于,他的图片被一些报社刊载,还有些许的稿费。

在一次采访活动中,他跟我谈起参加风采人物评选的经历,到最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我看来,我不能像大李一样用科学来延长人的生命,但我可以用美来丰富人的生命,甚至是生命的觉醒,这是我的意义,我相信更是我的意义。我也没有成为老王那样的大国工匠,但我用我的努力去留住乡愁,留住青山绿水,这就是我最大的风采。”

我沉默了,在第二天对小刘的专访报道里,我用他的姓氏来做了一点文章,我写下这样一段报道:“小刘的‘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留住乡愁的举动,其意义也许高过科学家甚至企业家。因为一个民族,骨子里不能缺少美,我们需要乡愁。因此,我愿意为我心目中最有风采的小刘点赞。”

《实用的高考作文集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